城商行一哥再次暴露合规短板。
(资料图)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披露的罚单信息,北京银行因小微金融、房地产、内控管理等十余项业务问题存在违法违规情况,被监管要求改正并罚款4830万元。
针对罚单内容,北京银行回应称,本次处罚是基于2021年原中国银保监会对该行开展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出的,所涉及事项绝大部分是2020年之前的存量问题,目前已按照监管要求基本完成整改。
这已不是北京银行首次领到大额罚单,在过去三年间,北京银行频触合规红线,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金额,都位于城商行前列。罚单背后,北京银行的业绩增长压力也逐渐显现。
北京银行成立不足三十年,快速扩张成为资产规模最大的城商行,以超三万亿的体量位居系统重要性银行之列。虽然体量较大,但近年来北京银行增长乏力的态势加重,尤其是处在其身后的江苏银行,资产规模已经接近,营收利润完成反超。
由于北京银行营收停滞不前,想实现利润同比增长,就不得不依靠信用减值损失口径来调节利润,因此可以从北京银行的财报中明显看到信用减值损失缩减。
对比北京银行零售、公司、同业三大业务,收入下滑的锅不在于零售银行业务,而零售银行恰恰在这几年撑起了北京银行的收入基本盘。为了不断强化零售金融战略,北京银行甚至把目光瞄向儿童,去年起开始发力儿童金融业务。
从北京银行的跌落历程看,急需一场挽尊式的自我变革。变革自上而下可能有两条线,一条是管理层调整,2022年3月霍学文空降北京银行出任董事长后,北京银行的人事调整动作频频。
另一条是零售金融业务,北京银行的包括财富管理、个贷、信用卡在内的大零售业务,在整体营收的中成色越来越重,但距离50%的盈利贡献目标还有距离,这也预示着北京银行零售业务的潜力较大。
无论是哪一个路线,北京银行想要完成赶超,都必须先迈过合规第一步。
频踩合规红线
资产扩张的同时,北京银行并未完全做到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披露的罚单显示,北京银行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收费政策执行及整改不到位;房地产类业务违规;地方政府融资管理不审慎;贷款及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关联交易管理及关联方名单管理不到位;内控管理不到位;资产分类不真实;贷款及同业投资“三查”严重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向不具有借款资质的借款人发放经营性贷款及个人贷款、信用卡资金管理不审慎;理财业务不合规;表外业务不合规;存款及柜面业务管理不到位等14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北京银保监局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合计4830万元。
同时,北京银行12名相关责任人被罚。其中,林京良、王燕平、李佳等3人被处以警告;周文军、崔建伟、柳辉文、许捷、徐忠海、李晓非等6人均被处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沈建峰、霍向辉、李伟等3人均被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
从罚单内容看,北京银行的个人贷款、企业贷款、信用卡、理财业务等业务线都暴露出合规问题,虽然北京银行全速向综合银行迈进,但违规问题也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
今年以来,监管已经公布了多张涉及北京银行的罚单。6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北京银行衢州分行因“五宗罪”被罚款145万元,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涉及个人信贷资金被挪用,贷款三查不到位,代销保险不规范等,直指北京银行的贷款和中收业务乱象。
4月,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又因“八宗罪”被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警告并罚款141万元,直指北京银行消费者保护不到位的问题。
北京银行的主要违法行为包括:未按规定报送账户开立、撤销资料;办理货币收付、清分业务人员不具备判断和挑剔假币专业能力;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未建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专职部门或者指定牵头部门;未建立以分级授权为核心的消费者金融信息使用管理制度;漏报投诉数据。
更早之前,2020年,北京银行因触及十多项违规,被北京银保监局罚款4290万元。2021年,北京银行更是问鼎城商行罚单总数和被罚金额之最。
如2021年2月北京银行因未按规定开展条码支付业务等5项违规被处罚451万元,同年9月因违规收费、理财和同业投资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贷款管理不到位等被罚款820万元。
一张张罚单揭开北京银行资产扩张过程中的粗放经营乱象,同时也为其业绩增长埋下隐患。
营收停滞,瞄向儿童
北京银行被罚背后,营收陷入停滞,甚至是负增长,多项盈利能力指标走弱。为求获客和增长,北京银行开始把目光投向儿童金融业务,试图从娃娃开始培养全生命周期闭环。
财报数据显示,北京银行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4.03亿元,同比下降6.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74.93亿元,同比增1.90%。拆解财报数据不难发现,利润逆势增长主要取决于营业支出尤其是计提损失减少。
横向对比,北京银行的一哥地位不保,营收利润规模被江苏银行反超,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指标也弱于江苏银行。纵向对比,则更加暴露出北京银行业绩增长的可持续困局。
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76%,规模保持在城商行首位;实现归母净利润247.6亿元,同比增长11.40%,创近8年最高增速。北京银行2022年在营收保持持平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利润增长的?
通过利润表可以发现,北京银行利润增长主要受营业支出减少影响,其中信用减值损失缩减影响较明显。2022年,北京银行信用减值损失208.47亿元,较2021年的235.22亿元下滑11.37%。
虽然利润出现增长,但北京银行的最终盈利性指标走弱。2019年-2022年,北京银行的ROA为0.81%、0.77%、0.75%、0.77%;ROE为11.45%、10.65%、10.29%、9.6%。年报中的资产收益率持续走低。
息差和利差方面,2020年至2022年,北京银行净利差分别为1.88%、1.8%、1.71%,净息差1.93%、1.83%、1.76%。由于北京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净利息收入,息差和利差水平的走低,必然会影响到其盈利能力。
同时,北京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持续攀升,抵消利润增长。2020年至2022年北京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2.07%、24.96%、26.55%。
大幅降低计提损失能修正利润,但也给北京银行的资产质量指标留下争议。近三年北京银行拨备覆盖率215.95%、210.22%、210.04%,拨贷比3.38%、3.03%、3%,二者均持续走低。2023年一季度拨贷比进一步下滑至2.96%。
贷款资产五级分类中,不同级别的贷款所计提的标准各不相同,正常和关注类较低,剩余三类不良贷款计提比例较高。为了避开计提减值的监管指标,减少利润压力,一些银行会将不良贷款藏于关注类贷款中,因此,关注类贷款实际上是银行不良贷款的潜在关注指标。
对照北京银行,2022年北京银行关注类贷款比重上升。按照五级分类划分,北京银行2021年关注类贷款余额247.24亿元,占比1.48%;2022年关注类贷款289.7亿元,占比1.61%。
客观来讲,北京银行营收停滞中也能看到个别业务条线的增长亮点,如零售银行。自北京银行开启零售转型战略以来,零售银行业务迅速增长,2021年更是喊出加快朝着零售盈利贡献50%的目标迈进。
北京银行的大零售战略主要依托零售贷款、财富管理、信用卡开展。2022年,北京银行零售业务实现收入221.31亿元,同比增长21.67%,占总收入的34.1%;零售业务利息净收入200.58亿元,同比提升22.86%,占总利息净收入的40.12%。
2021年,北京银行零售营业收入181.9亿元,同比增长27.9%,全行贡献占比提升5.44个百分点,达28.1%。零售利息净收入实现163.3亿元,同比增长19.9%,收入全行占比32.5%。
除了零售收入增长外,零售客户数和AUM同样保持较高增速。2021年,北京银行零售AUM余额8844.7亿元,增幅14.2%,增量突破1000亿元,达2020年同期的1.8倍。2022年,北京银行零售AUM达9749.42亿元,同比增长10.23%。
2023年一季度,北京银行零售AUM规模达到9895亿元,同比增长664亿元;个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2%,个贷有两个亮点,自营线上消费贷“京e贷”余额同比增长62.4%,汽车金融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86%。
2021年北京银行零售客户数达2565.8万户,较年初增长207.9万户,实现三年来最高增速。2022年零售客户达2752.52万户,继续保持增长,旗下“京彩生活”App月活跃用户数超530万,同比增长29%,位居城商行首位。
为了提升零售金融用户量,北京银行甚至将触角伸向儿童,推出“京萤计划”儿童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按照北京银行的口径,该方案主要是帮助孩子自主管理自己的压岁钱,提升孩子的财商教育,让北京银行的服务进一步深化到孩子成长的整个阶段。
截至2022年末,北京银行儿童金融“小京卡”发卡52万张,累计服务超138万家庭,儿童金融客户增长41%。2023年一季度,小京压岁宝累计销售近38 亿元,小京卡发卡69万张,累计服务超过159万儿童客户及家庭。
从儿童金融战略破局,北京银行能逐渐向家庭金融、财富金融渗透,进而拉动零售银行业务增长。这看似是北京银行精细运营的创新之举,实则透露主营业务收入乏力的无奈。
来源 | 镭射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