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尔巴尼亚生活电影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人口285万,人均GDP5448 美元。旧城区多为传统建筑,有斯坎德培广场和列宁纪念碑、游击队纪念碑等,整座城市基础设施几乎还停留在上世纪,斑马线模糊不清。阿尔巴尼亚的大街上,奔驰车特别多,各式各样的都有,大都是当地难民在外国打工买回来的二手车,阿尔巴尼亚在2020年公布的人均月收入折合人民币是3128元。
(相关资料图)
二、阿尔巴尼亚23部电影
阿尔巴尼亚电影有: 《海岸风雷》、《地下游击队》、《广阔的地平线》、《创伤》、《脚印》、《宁死不屈》、《伏击战》、《第八个是铜像》、《小贝尼》、《平凡的岗位》。
三、阿尔巴尼亚电影故事片
该国的故事片电影有《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是由Jesper W. Nielsen执导的丹麦剧情片,拉斯·米科尔森、大卫·丹席克、苏菲·格拉宝等联袂出演。该片在2016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艾尔玛和艾瑞克兄弟两人无人照顾,兄弟两人在这座名为学校实为监狱的牢笼之中受尽折磨的故事。
四、阿尔巴尼亚老电影译制片
前南斯拉夫译制片看电影有《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部战争片,该片由哈依鲁丁·克尔瓦瓦茨执导,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留比沙·萨马季奇等主演。该片于1972年4月12日在南斯拉夫上映,1972年11月30日在匈牙利上映。
该片讲述了游击队长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让打入内部的间谍现出了原形后,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的故事。
五、阿尔巴尼亚经典电影
1.《第八个是铜像》
,
消灭法西斯!属于自由的人们!
这种鼓舞人民的战斗口号,一般是两个人念的。一时间,也成了革命同志的共同准则。
.《地下游击队》
没想到革命者也会弹吉他。
电影里的这句话现在看来很暧昧。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毕竟时代不同了。
《山鹰之歌》
也很英雄。团队精神导致的是每个个体热爱集体,相信自己。
六、阿尔巴尼亚的老电影
《二泉映月》是以阿炳为原型的老电影。
《二泉映月》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严寄洲执导,陶玉玲、张勇手、龙义顺、丛培信等主演的电影,于1979年上映。影片讲述了无锡人阿炳坎坷的一生,
饰演电影《二泉映月》男主角阿炳的郑松茂是南京部队前线话剧团的演员。
七、阿尔巴尼亚电影有哪些
没有 。
铁道卫士是反映抗美援朝期间故事的电影 电影中有那首″嗨拉拉拉嗨拉拉 大地开鲜花呀 天空出彩霞呀"有名的歌曲
八、阿尔巴尼亚老片
1、《三傻大闹宝莱坞》
故事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Chetan Bhagat)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编而成。别名 : 作死不离3兄弟; 三生万悟; 三个傻瓜; 三个呆瓜; 3 Idiots; Three Idiots; 三个傻蛋; 三个白痴; 寻找兰彻。
2、《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母亲带着她去印度德里的大清真寺朝圣祈愿途中走散。
别名 : 宝莱坞之钢铁奶爸; 把她带回家; Bajrangi Bhaijaan; 猴神老哥; 猴神兄弟; 娃娃返乡任务; Brother Bajrangi;
九、阿尔巴尼亚译制片
译制腔经典台词:
1、请停止你愚蠢的土坡鼠行为,这很不礼貌。
2、这简直糟糕透了,比隔壁本杰明老爷爷的旧轮胎还要糟糕。
3、这简直美妙极了,就像隔壁苏珊婶婶做的苹果馅饼的滋味一样美妙。
4、你可以想象到嘛?这真是太可怕了。
5、哦我的上帝,你这愚蠢的疯狗!6、哦!我的上帝,这简直不可置信。
7、我敢向上帝保证,你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愚蠢的行为。
8、上帝你看看这,哦不,我的天
十、阿尔巴尼亚译制片集锦
引进大片霸占中国院线之前,进口电影被称为“译制片”。
从1948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一舞难忘》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的《亡命天涯》,译制片曾经非常受欢迎。
下面茄哥盘点80年代前后的9部译制片,都是曾经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经典电影,看看有没有大家喜爱的影片:
1、佐罗(1975年3月6日美国上映,1978年引进,豆瓣8.1分)
超级英雄的鼻祖佐罗,早在1978年就已经进入内地,并在国人心中播下影响一代人的种子。
阿兰·德龙的《佐罗》不是第一部佐罗电影,但它的上映却掀起了持续很长时间的观影热潮,有超过7000万观众看过本片。
《佐罗》是法国、意大利合拍片,西班牙语的“Zorro”其实就是狐狸。
故事发生在1850年,新阿拉贡的新总督米盖尔在上任前被害,临死前将官印交给他的朋友唐·迭戈,后者冒充总督来到新阿拉贡,化身侠客与当地恶霸韦尔塔上校斗智斗勇。
这个人民英雄的传奇故事非常容易引起国人的共鸣,因此才能够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佐罗的形象也被当时的小孩争相模仿。
这部电影在电影院上映后,也曾登陆内地电视台,80后观众童年基本上都看过,因此佐罗不仅是70后的偶像,也是80后的偶像。
其后随着《佐罗》动画片,《佐罗的面具》等电影相继出现,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内地知名度最高的超级英雄。
2、追捕(1976年2月11日日本上映,1978年引进,豆瓣8.2分)
1978年,内地开启了日本电影周放映活动,《追捕》成为这次活动中的爆款,上映后引起巨大的轰动。
2年前,这部影片在日本上映后反响平平,在中国上映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到底这部刑侦片有何魅力,能够在那个时代吸引那么多中国观众呢?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日本景象——灯红酒绿的热闹街头,平民家中也都有电视机,男主角杜丘冬人的时尚穿着。
电影上映之后,杜丘所穿的立领风衣、皮衣、西服就成了男士们青睐的服装款式。
而小到电视机、照相机、墨镜,大到铝合金窗、沙发、抽水马桶,也都成了国人竞相追逐的“奢侈品”。
3、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年9月29日美国上映,1979年7月引进,豆瓣8.5分)
1978年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是英国女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改编作品中质量上乘的一部。
作为一部悬疑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在内地能够受到欢迎最得益于上影厂的配音。
为男主角波洛配音的是国家一级配音演员毕克,他声音高亢嘹亮,又带着沧桑感,非常适合那些中年型男角色,因为他的配音,也使这部电影得到观众的普遍接受和认可。
故事讲述了富家女林内特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刚登上“卡纳克号”游艇,这笔钱就为她招来杀身之祸。
而波洛侦探和雷斯上校两人为了找出真凶,就在行进于尼罗河上的这艘游艇上展开调查。
曲折离奇的悬疑故事是电影吸引人的另一个地方。
我们熟悉的日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名侦探柯南》两大系列,都是以密室杀人为卖点;而在这部43年前的电影中,就已经在玩密室杀人了,这对于当时看惯了样板戏的观众而言,无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因此电影在上映后获得巨大反响,与另一部译制片《东方快车谋杀案》一起,成为70年代最受欢迎的进口侦探电影。
至今央视6套还经常重播《尼罗河上的惨案》,很多老影迷的家中也都有影碟收藏。
4、超人(1978年12月15日美国上映,1986年引进,豆瓣7.7分)
我国从好莱坞引进的第一部大片,就是1978年的《超人》,当时已经是1986年了,比这电部影上映晚了8年之久。
但《超人》仍在国内引起了“观看旋风”,因为我们从来没看过这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以假乱真的惊人特效。
他的出现总是显得阳光帅气,一身蓝色紧身衣、红色披风、内裤外穿,都那么与众不同。
而能够飞行的超能力、强大的抗击打能力、源源不断的力量、始终坚定的正义眼神、扯开衬衣随即变身的操作,都令当时的青少年们兴奋不已。
《超人》让我们接触到了好莱坞大片,感受到其强大的魅力,仿佛穿越了时代一般。
它所营造的视觉奇观,所打造的惊险故事,以及赢得票房收入为目的的商业片,也为我们内地电影人打开了新的思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后的整个80年代,我们内地电影公司也开始了百花齐放的商业片探索之路,涌现出大量摸索中的商业化电影。
而更多的好莱坞电影也进入国门,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电影工业打造出来的好片。5、大篷车(1971年印度上映,1981年引进,豆瓣7.9分)
从80年代开始,印度电影一些优秀作品也被引起我们内地院线,这其中的《大篷车》是内地观众最为熟悉的一部。
一群吉卜塞人驾着大篷车如同我们的戏班一样穿行于印度的乡间,到各地巡回演出。富二代少女苏妮塔因被仇人拉詹追杀,躲进了大篷车里,与青年莫汉产生了感情。
在莫汉等人的帮助下,苏妮塔最终打败了拉詹,和莫汉一起过上了流浪的生活。
印度电影的片长普遍都会很长,《大篷车》的片长也达到161分钟,好在片中有大段赏心悦目的歌舞,全片都处于欢快的节奏中。
这是印度当时最高水准的电影,在引进时,上海电影译制厂为了本片做了大量的工作,集结了由丁建华、于鼎、刘广宁等配音演员组成全国最好的译制团队。
这些配音演员聚集在一起对着稿子将所有台词都背了出来,在片中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效果。
正是由于上译厂译制团队的共同努力,才使得这部译制片成为传世经典。
一些观众认为《大篷车》起点太高了,这导致后来引进的印度电影都难以超越这部杰作。不过38年之后阿米尔·汗用《三傻》再次震撼了国人,而他正是导演的侄子。
6、茜茜公主(三部曲分别于1955年12月22日、1956年12月19日、1957年12月19日西德上映,1988年引进。豆瓣8.5分、8.4分、8.4分)
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女公爵,在16岁时嫁给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后来她成为奥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世人称为“茜茜公主”。
伊丽莎白一共做了44年奥地利皇后,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她的一生经历了无数传奇。
20世纪50年代初,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决定将茜茜公主的故事搬上银幕,打造一个源自现实的童话故事。
为此,马里施卡将茜茜公主一生中经历的那些悲伤故事尽可能弱化,甚至删掉了她晚年遇刺身亡的悲剧结局,真实历史中奥地利经历的政治危机也被一笔带过。
因此当这部电影于1988年引进内地时,我们看到的是一部赏心悦目的皇室电影,映入眼帘的都是美好、清新的画面。
《茜茜公主》、《茜茜公主2:年轻的皇后》和《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运》分别诞生于1955年至1957年之间,这三部作品都被翻译并引进,受到国人的追捧。
十一、阿尔巴尼亚老电影全部
南斯拉夫最有名的就是《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67天》,《他俩》,《当机立断》,《南方铁路》 阿尔巴尼亚 《贝尼自己走》《宁死不屈》《海岸风雷》《战斗的早晨》 罗马尼亚 《初春》《多瑙河之波》《斯特凡大公》